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三语文同步辅导波羅蜜忍辱研究---阿Q型忍辱

波羅蜜忍辱研究---阿Q型忍辱

浏览次数: 559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
标签: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波羅蜜忍辱研究---阿Q型忍辱,

  既然菩提有三種,而一切菩提之正因都是所謂的菩提心,那麼與此三種菩提相應的菩提之心也就必然會有三種,所謂聲聞菩提心、緣覺菩提心和諸佛菩提心。

  在三種菩提心中,二乘菩提心所求的菩提是不夠徹底的,不能使人至於究竟之彼岸;而諸佛菩提心,只有諸佛菩提心,才始終貫穿著一切波羅蜜的全部過程。從人們的初發心到佛果的成就,再到成熟有緣的眾生,每時每刻都會有諸佛菩提心的參預。正因如此,我們才不得不把人們的追求無上菩提的諸佛菩提心作為波羅蜜忍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來加以探討,並稱之為「無上菩提心」。

  《優婆塞戒經﹒發菩提心品第二》有云:「若有人能發菩提心,當知是人能禮六方,增長命、財。」此處所說的六方,當是特指六種波羅蜜法門。問題很清楚,要是不發菩提心,就肯定無法修習波羅蜜法門,更不可能使自己的財、命得以增長,而佛陀在這裡所謂的菩提心不正是無上菩提心[63]嗎?

  在佛法當中,無上菩提心的全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有時,為了方便起見,人們又習慣地稱之為「無上道心」、「無上心」、「無上正真道意」、「無上道意」、「道心」、「道意」、「道念」、「覺意」等等。其實,不管人們怎樣來稱呼它,它就是它,永遠都是緣事菩提心與緣理菩提心的統一體。

  緣事菩提心是指學佛之人在進入佛門的時候所必須具備的四種願心,即所謂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和佛道無上誓願成等四弘誓願。其中,眾生無邊誓願度是人們的應身菩提之因,是用來饒益有情的恩德之心的體現,屬於緣因佛性;煩惱無盡誓願斷是人們的法身菩提之因,是攝持律儀的斷德之心的體現,屬於正因佛性;法門無量誓願學是人們的報身菩提之因,是攝持善法的智德之心的體現,屬於了因佛性;而佛道無上誓願成則是發誓為廣度眾生而在圓滿三身的基礎上成就佛道。

  四弘誓願的四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缺一而不可;但如果非要對其分個高低、論個長短,那麼法門無量誓願學則可以說是關鍵的關鍵,因為不學法門,就不可能斷除煩惱而成就佛道,更不會有度脫自他眾生的奇跡出現。《優婆塞戒經﹒悲品第三》說:「一切有漏法無量無邊因,一切無漏法無量無邊因,有智之人欲盡知故,發菩提心。」可見,人們學佛的目的是在於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在於普度眾生而出於苦海,否則,就無所謂學佛。

  既然如此,那麼到底什麼是眾生呢?

  佛陀告訴我們,煩惱就是眾生,是名副其實的眾生!假如沒有了煩惱,也就不存在什麼輪迴於生死的眾生了。因此,要想度眾生,就一定得斷除自他之煩惱。

  可誰的煩惱會自動地斷除,誰的煩惱可以輕易地被斷除呢?

  俗話說:好事多磨。任何人的任何煩惱都不可能自行斷除,而要根除則更是不易,人們只有借助於一定的方法,運用自己的智慧、勇氣和毅力,同煩惱作堅決的鬥爭,人們的煩惱才有可能被消滅,而人們的身心也才能最終得以解脫。

  比較而言,一己之煩惱好斷,眾生之痛苦難解。如果人們只是以自身的解脫為目的,就不需要有太多方法,只要能與自己的根機相適應就綽綽有餘了。可現在的問題是,以無上菩提而為最高理想的學佛之人也必須得以斷除一切有情的煩惱為己任,而一萬個眾生就會有至少一萬種煩惱,要是不能針對不同的情況而採取相應的對治方法,就肯定難以達到度脫眾生的目的。

  事實上,這是任何人都難以做到的,因為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該怎麼辦呢?

  不必著急,這個矛盾固然是十分尖銳的,也是相當棘手的,但矛盾終究是矛盾,總是可以解決的。對於學佛的人來說,解決這個矛盾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所謂的成佛,因為只有偉大的佛陀才是一切智者,才能真正地做到對機說法而廣度有情。

  可是要成佛哪有那麼容易?人們還不得先從聽聞正法做起,由正聞熏習和如理作意而力求依教奉行?而這,其實不正是學佛者所必須經過的學佛與求法的過程嗎?

  佛一定要學,法不能不求。那麼如何去學、怎樣去求才最為合適呢?

  佛陀明示我們,不論是學佛還是求法,根本的根本,都是在於能不能對諸佛的中道實相之理進行準確的把握。

  佛法的中道就是實相,實相也就是中道,所指是一,而能指卻不同,不管人們怎樣來稱呼它,它都始終是由總相與別相這兩個方面所構成的。其中的總相指的是普遍地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的不以時間和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的諸法的共同規律[64],這樣的規律在佛法中又可以叫做「真如性」或「諸法空性」;其中的別相則是指具體物類所具有的有別於其它物類的所有特徵[65],這樣的特徵在佛法中又可以叫做「真如相」或「諸法事相」。宇宙存在的總相和別相是同等重要的,是不能有絲毫的偏廢的:人們只有使自己的心念切實地安住於實相之理,才有可能從理論上和實踐上做到《金剛經﹒莊嚴淨土分第十》所謂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做到性空不礙緣起、緣起不礙性空,從而實現自己的上求下化的理想。

  在任何時候,任何菩提心都必須與此實相之理相契合,否則,菩提心就將不復存在,因為任何與實相之理相違背的思想和行為都是與菩提的證得背道而馳的。人們的這種依理而立的菩提心,佛法中就叫做「緣理菩提心」。

  雖然菩提心有理、事之說,但緣理菩提心和緣事菩提心實際上只是人們的一種心念[66]分別在理、事上的不同反映,並不存在相互隔離、互不關聯的兩種菩提心。因此,人們只有實現了理、事菩提心的有機統一,才能為波羅蜜忍辱的修習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第二節 諦察法忍

 

  誠然,學佛之人必須要發緣理菩提心,堅固緣事菩提心,然而要做到這一點可並非那麼容易。它一方面要求人們要具有不達目的就誓不罷休的富有韌性的態度,另一方面還要求人們要對那些與自己的奮鬥目標有著密切聯繫的事物及其前因後果進行必要的仔細而認真的觀察、分析和判斷,弄清其來龍去脈。如果人們缺乏對事物的客觀規律的正確認識和把握,凡事糊里糊塗,就不可避免地會有因挫折的不斷發生而逐漸地退失自己菩提心的危險。[67]因此,學佛能不能成功,對事物進行什麼樣的評價是至為重要的。從佛法的角度來說,學佛的過程也可以說是對事物進行客觀評價的過程,同時也是對諦察法忍實踐的過程。

  佛法中所謂的「諦察法忍」,也可以叫做「引發思勝解忍」、「法思惟解忍」、「觀法忍」、「通達忍」、「不起忍」或「無生忍」,指的是一種智慧,一種通過對諸法進行細緻深入的體察而得到的智慧,一種可以使人的心念安住於諸法實相這個真理之中而不妄動的出世之智。從它的性質不難斷定,只要具備了這種智慧,人們就可以使自己的一切忍辱之行轉化為波羅蜜多,從而真正地修習忍辱之行,所謂:「於自所有業果異熟,深生依信;一切所有不饒益事現在前時,不生憤發,亦不反罵,不瞋,不打,不恐,不弄,不以種種不饒益事反相加害,不懷怨結;若諫誨時,不令恚惱,亦復不待他來諫誨;不由恐怖有染愛心而行忍辱;不以作恩而便放捨。」[68]

  在《解深密經﹒地波羅蜜多品》中,佛陀曾經告訴觀自在菩薩說,不論是什麼行為,要想使之成為波羅蜜多,就必須具備五個條件:「一者,無染著故;二者,無顧戀故;三者,無罪過故;四者,無分別故;五者,正回向故。」其中,無染著指的是不染著於一切與波羅蜜多相違之事



www.350xue.com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波羅蜜忍辱研究---阿Q型忍辱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