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集》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集》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393次| 发布日期:06-12 11:10:31 | 九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初中语文教案,http://www.350xue.com 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集》教学设计,
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大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选自《贞观政要》) 
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答: 
2、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答: 
3、文中有几句活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际点符号的位置。 
大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4、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 
三、资料下载 
庄子简介 
约前369-前286著名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候(官名),但拒绝了楚周王的厚币礼聘。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他看到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却忽视了事物质的稳定性和差别性,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文章汪洋恣肆,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鲁迅先生曾说他的作品“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庄子的著作历来注解极多,今通行本有清末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等。 
单元综合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胡不见(xiàn 引见)我于王。 
B、子墨子之守圉(yù 通“御”,抵挡)有余。 
C、惠子相(xiàng 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梁。 
D 、宋无长(cháng 多余的)木。 
2、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D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3、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名翟,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B、《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 公孙丑下〉,这一章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思想。 
D、〈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名庄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4 、下列句子翻译有错的一项是( ) 
A、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B、 虽杀臣,不能绝也。翻译:虽然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C、 乡为身死而不受。翻译: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污辱性的)施舍。 
D、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翻译: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欢乐。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通过看地图上等高线的分布和疏密情况,可以知晓大致的地形:等高线越密集,这一带的地势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这一带的坡度越缓。 
B.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诗人自居易曾这样说:“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 
c.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由于一些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这些国家的农业、工业、人民的生活、健康都受到威胁。 
D.如果以花为喻,玫瑰象征春天,石榴象征夏天,争奇斗艳的菊花象征秋天,水仙则是冬天的使者了。 
6、下列句子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B 
A、李老师读起课文来,声音抑扬顿挫,十分动听。 
B、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C、对于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广大群众是深恶痛疾的。 
D、“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7.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出于保护文化遗址的考虑,余杭良渚文化的大部分遗址区域均处于未发掘。②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大型基建工程施工,必须经过文物部门批准,但有些基建单位却擅自动工,导致破坏性挖掘而感到担忧。③目前,余杭区的文物保护规划已经正在制定中,以后文物保护就有了更为有力的措施。 
(1) 
(2) 
(3) 
8.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失败虽然是人人不愿得到的结果,但有时却能激发人们坚韧的毅力; , ; , 。因此,我们看问题需要用辩证的观点。 

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集》教学设计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9、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10、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海洋存亡,匹夫有责”。假如你看见一位老人往京杭运河里倾倒污水,请根据图示,结合主题,用恰当的语气对老人进行一番劝说。 




二、语段阅读 
(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1.选出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故患有所不辟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 
③贤者能勿丧耳( )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 
13.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也 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呼尔而与之 
1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5.简答: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该句中的“是心”是指什么?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指什么? 

③“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特意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 

④“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16.联系实际,简要评说孟子所主张的“义”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集》教学设计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九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