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集》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集》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393次| 发布日期:06-12 11:10:31 | 九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初中语文教案,http://www.350xue.com 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集》教学设计,
E.严诗中有诗人出现,而李诗中则看不到诗人的形象。 
(2)简析严维诗三、四两句的意境。(60字左右) 



7、名句填空 
(1)宁为百夫长, (杨炯《从军行》) 
(2)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4)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表达诗人为了国家利业,不惜牺牲自己的决心的诗句是 , 。 
8、古时候,有一北方人,从来没见过菱角。他到南方做官,在一次宴席上吃菱角,竟连壳一起吃下去了。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他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解火。”有人问:“北方也生长菱角吗?”他回答:“山前山后,到处都是。”(注:菱角——一种生于池沼的草本植物,果实的硬壳有角,果肉可吃。) 
这则寓言启示我们:(不超过20字) 
20 
9、仿照例句,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例: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 
把夏天的门推开了; 把秋天的门推开了。 
10、小林同学化学成绩一直很好,但这次考试却意外不及格,她伤心得哭了。你作为她的同学、好友,该怎样安慰她?请把这句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望其旗靡 ( ) (2) 既克 ( ) 
12.分别选出与“故克之”中“故”和“之”意思相同的一项 
(1) ( )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桓侯故使人问之。 
C.温故而知新。 D.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 () 
A.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B.辍耕之垄上。 
C.永之人争奔走焉。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3.翻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对这段文字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论述了鲁国取胜的原因。 
B.论述取胜原因采用了先说结果后说原因的方法。 
C.曹刿认为反攻的最佳时机是“彼竭我盈”之时。 
D.“辙乱旗靡”是有利于追击的时机。 
15.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是“人和”;(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取信于民,你认为二者有没有矛盾?请简述理由。 
答: 
(二)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礼物 
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子放在母亲的身边。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 
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地退出了房门。 
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朦朦胧胧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的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远,但那是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 
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搂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得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1万元建校费,1万元呀,到哪去弄呢? 
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看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 
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 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 
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踯躅过多次。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艺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有穿,多寒碜人哪。”“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礼品盒往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看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 
16.本文记叙了女儿送给母亲一座“雕像”的故事,请写出故事的梗概。 
答: 
17.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集》教学设计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1)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焦灼”表现了女儿怎样的心情? 
答: 
(2)终于一天,母亲颤抖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l万元人民币。“小山似的”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 
答: 
(3)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说说母亲为什么“失望”。 
答: 
18.填空。 
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第一次因为 而流泪。第二次因为 而流泪。 
19.文章结尾写饱含着女儿爱与深情的“雕像”破碎了,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谈谈你的理解。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习题。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节选) 
杨振宁 
①今天,大家在讲科技的时候都要讲创新。“创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名词,在报上经常可以看到。究竟怎样才能鼓励创新呢?这[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有深深的感受。因为我是在中国出生、成长,念完了中学、大学,还拿到了一个硕士学位之后才到美国去的;博士学位是在美国拿的,然后做研究、教书,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我觉得自己对中国、美国的教育哲学都有相当深入的认识。这两个教育哲学是相当不一样的,这两个不同的教育哲学在怎样鼓励创新这件事情上的差异,值得我们深思。 
②到底这两种教育哲学哪个好?这[乙]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用辩证的方法来仔细了解。我认为,这两种教育哲学都能够鼓励创新,不过它们各自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产生的最大效应是不一样的。我觉得,美国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前面30%—40%的学生是有益的,因为这些学生不需要按部就班地训练,他们可以跳跃式学习,给了他自由,他可以自己发展出很多东西,当然他的知识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漏洞,但如果他真是很聪明的话,将来他自己可以弥补这些漏洞。所以这种学生受到美国式的教育训练,会比较快、比较容易成功。可是亚洲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后面30%—40%的学生有益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学生通过按部就班的训练,可以成才,而且成才之后可以跟比他聪明的学生竞争;因为他有扎扎实实的知识,可以了解很多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东西。这方面我有亲身的体验。 
③记得我刚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念研究院,两三天后就看见很多同学都非常聪明,随便讲什么题目好像都知道,当时我觉得美国的学生很厉害。可是过了两个月之后,我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因为他们对名词知道得很多,可是如果你连问他三个问题,他就回答不上来了。所以到了考试的时候,我们的分数比他们的高得多。 
④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上,究竟哪一种教育哲学比较好呢?或者说,对于学生来讲,应该着重哪一种教育哲学?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你讨论的是一个美国的学生,那就要鼓励他多进行一些有规则的训练;如果你讨论的是一个亚洲学生,他的教育是从亚洲开始的,那么就需要多鼓励他去挑战权威,以免他太胆怯。 
20、文中两处加点的“这”指代的内容各是什么? 
[甲]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人教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集》教学设计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九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