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浏览次数: 639次| 发布日期:06-12 12:12:01 | 七年级数学教案
标签: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初中数学教案,http://www.350xue.com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九、教学后记
1.本教案的教学时间为1课时45分钟.
2.由于前面学过线段的大小比较和线段的和、差、倍、分.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就是运用类比联想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3.在本课的练习中,在可能的情况下,将以后经常遇到的图形,提前让学生见到,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4.在角的和、差、倍、分的计算中,由于度、分、秒的四则运算还没有讲到,因此只进行度的加、减.



第五十一课时
一、课题 §4.5平行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定义,掌握它的画法,培养学生画图的基本技能.
2.使学生理解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3.通过观察图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从反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行线的定义、画法以及平行公理和推论是重点,而推论的证明是难点.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从旧的知识引入新的概念,给出平行线定义
问:每人拿出两只笔表示直线,这两条直线之间有哪些位置关系呢?请把你得到的结论用几何图形画出来.(如图2-40)
问:这三种位置关系如果用两条直线的交点个数来表示,分别是几个交点?
(一个,没有、无数多个)
对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以及三条直线相交的情况都已进行过研究,下面就要开始研究两条直线没有交点的情况,这样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请大家想一想,在实际生活中平行线的实例.
(铁路的两条铁轨、两条高压电线、马路的两边等)
问:“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这一句话是否正确?(或者问:去掉“在同一平面内”是否可以?)
(举出异面直线的情况,房屋、长方体的棱都可以.)
强调:对重合的两条直线只看作一条,因此得到以下结论: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
2.平行线的记法和画法.
(1)记法:如图2-41(1),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记作AB∥CD,也可记作CD∥AB,因为两条直线平行是相互的.
(2)画法:
工具:一把直尺和一块三角板或用两块三角板.(一块代替直尺)
教师演示:并强调,①三角板要两贴紧,一斜边贴紧直线l,另一直角边贴紧直尺.②向下滑动,也可向上推动,都可以画出直线l的平行线,如图2-41(2).③如果将三角板换成两条直角边做两贴紧也能画出.如图2-41(3).④直尺不能动.⑤不能徒手画.⑥两条线段平行,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
变式练习:做直线l的平行线(如图2-41(4))
(二)、通过实践活动发现平行公理
1.实践活动
(1)已知直线l,能作几条直线平行于l.
(答:无数条)
(2)P为直线l外一点,过P点能作几条直线平行于l?
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公理.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三、通过实践活动发现平行公理推论
1.实践活动:如图2-41(5),已知直线l和直线外的点A,B,分别过A点和B点作l的平行线.
当学生作出图2-41(5)后,引导学生提出猜想.
2.猜想:若AE∥l,BF∥l,则AE∥BF.
3.分析证明:
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只有根据定义,即从正面证明它们不相交,但这很不容易,因此我们从反面思考这个问题.
(这种思考问题的角度与书中证明“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时的思考是一样的)
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不是平行就是相交.如果相交不成立,那么它们就一定是平行了,因此我们只要否定相交就可以了.
相交为什么不可能?
假定AE与BF相交于P,P点既在AE上,又在BF上,因为AE∥l,BF∥l,所以过P点有两条直线与l平行,这样就与平行公理矛盾,所以AE与BF不能相交,只能平行.这样我们就证明了一个重要结论.(引导学生用文字叙述)
4.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推论的实质:平行线具有传递性.
练习:作图并填空.
(1)作∠BAC=90°.
(2)在∠BAC的一边AC上,依次截取AE=1厘米,EF=2厘米.
(3)过E作EP∥AB,过F作FG∥AB.
由作图填空.
因为EP∥______,FG∥______,(作图)
所以______∥______.(  )
(四)、小结
1.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
本节课学了哪些具体内容和思维方法?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出:
(1)本节课学习了平行的概念和画法,平行公理和它的推论.
(2)学习了从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七、练习设计
见书p.70,第1,2,3,4题.
以下习题供参考选用.
1.如图2-42,过△ABC的三个顶点A,B,C作对边的平行线AE,BF,CG,作出后再观察这三条边的平行线是否相交.
2.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2)过直线l外一点有直线与l平行;
(3)直线l平行于l1,则直线l1平行于直线l;
(4)如果三条直线a,b,c中a∥b,a∥c,则b与c的关系不能确定.
3.任意画一个梯形ABCD,在它两腰分别找出中点M,N,连结MN,观察MN与两底的位置关系.
4.任意画三角形ABC,找出AB,BC,AC三边的中点E,F,G,连结EF,FG,EG,观察它们与各边的关系.
八、板书设计
         §4.5平行 
(一)知识回顾   (三)例题解析    (五)课堂小结
            例1、例2
(二)观察发现    (四)课堂练习    练习设计    
九、教学后记
1.本教案的教学时间为1课时45分钟.
2.本课时在课前一定要提醒学生带齐三角板和直尺,否则无法作图.
3.本课时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要求较高,因为作平行线是目前第一册内容中最难的作图,主要是学生的两手都要拿几何工具,并要求左右手紧密配合.对于一些协调性不强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教师要将工具的拿法讲清楚.
4.作业中出现了作出梯形和三角形的中位线的题目,目的是将典型图形及早让学生见到,只要求观察出结论,而不要求去证明.
5.关于反证法的思想介绍给学生的内容较少.我们应从思维的角度提示,即要正面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太困难或不可能,那么可换一种思维的方式,即证明它的反面不成立.因此在对平行公理推论的说明过程中,首先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非此即彼,相交的情况不可能,只能是平行的,这部分内容绝大多数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它的突破口应是: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不是这种就是那种.这样讲,学生就会较容易地接受反证法的思想.


第五十二课时
一、课题 §4.6垂直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垂线的意义和垂线的第一个性质.
2.会用三角板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培养学生掌握画图的基本技能.
3.通过垂线性质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垂线的意义、性质和画法是重点,而垂线的画法也是难点.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按照运动的思维方式提出问题
师:平面上的两条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
生:两种,平行和相交.(学生回答后,教师打出投影的两个图)(如图2-9(1),2-9(2))
师:在相交直线形成的四个角中,按照两个角的关系分类,有哪两种类型的角?
生:对顶角和邻补角.
师:两条直线所夹的角中,如果按照角的大小来分类,又有哪几种?(这时老师将直线CD继续运动得到(3)和(4))
生:三种:锐角、直角、钝角.
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图2-9(3)是两条直线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它在生活、生产实际中应用比较广,例如:书本相邻的两条边、窗户框相邻的两边、红十字等,因此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特殊情况.(板书课题)
(二)、垂线的有关概念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到关于垂线的一些概念.
1.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2.符号:“⊥”读作“垂直于”如AB⊥CD于O,含义:直线AB与直线CD垂直,垂足是O.
3.对定义的理解:
(1)在垂直的定义中要强调只有一个角是直角就可以了,不必说四个角都是直角,因为其它三个直角都可推出来.
(2)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是指两条直线而言.因此,说到垂线,一定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定义具有双重性,既是判定垂直的定理,也是垂直的性质定理,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书写格式,如图2-10.
因为 AB⊥CD于O,(已知)
所以 ∠1=90°.(垂直定义或垂直性质)
因为 ∠AOC=90°,(已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七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初中数学教案,免费教案 - 数学教案 - 七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