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浏览次数: 639次| 发布日期:06-12 12:12:01 | 七年级数学教案
标签: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初中数学教案,http://www.350xue.com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为此,我们来看一个大家熟悉的实际问题:
足球比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比如,赢3球记为+3,输2球记为-2.学校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以下各种不同的情形:
(1)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那么全场共赢了5球.也就是
(+3)+(+2)=+5.                                  ①
(2)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输了1球,那么全场共输了3球.也就是
(-2)+(-1)=-3.                                   ②
现在,请同学们说出其他可能的情形.
答: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输了2球,全场赢了1球,也就是
(+3)+(-2)=+1;                                  ③
上半场输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全场输了1球,也就是
(-3)+(+2)=-1;                                   ④
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不输不赢,全场仍赢3球,也就是
(+3)+0=+3;                                    ⑤
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两队都没有进球,全场仍输2球,也就是
(-2)+0=-2;
上半场打平,下半场也打平,全场仍是平局,也就是
0+0=0.                                       ⑥
上面我们列出了两个有理数相加的7种不同情形,并根据它们的具体意义得出了它们相加的和.但是,要计算两个有理数相加所得的和,我们总不能一直用这种方法.现在我们大家仔细观察比较这7个算式,看能不能从这些算式中得到启发,想办法归纳出进行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定?绝对值怎么算?
这里,先让学生思考2~3分钟,再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二)、应用举例 变式练习
例1 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1)(+4)+(+7);   (2)(-4)+(-7);    (3)(+4)+(-7);    (4)(+9)+(-4);
(5)(+4)+(-4);   (6)(+9)+(-2);    (7)(-9)+(+2);    (8)(-9)+0;
(9)0+(+2);     (10)0+0.
学生逐题口答后,教师小结:
进行有理数加法,先要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有一个加数是否为零;再根据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用某一条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通常应该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计算“和”的绝对值.
解:(1) (-3)+(-9)       (两个加数同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
=-(3+9)         (和取负号,把绝对值相加)
=-12.
下面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题:
(1)(-0.9)+(+1.5);  (2)(+2.7)+(-3);  (3)(-1.1)+(-2.9);
全班学生书面练习,四位学生板演,教师对学生板演进行讲评.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实例出发,经过比较、归纳,得出了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今后我们经常要用类似的思想方法研究其他问题.
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要同时注意确定“和”的符号,计算“和”的绝对值两件事.
七、练习设计
1.计算:
(1)(-10)+(+6);   (2)(+12)+(-4);   (3)(-5)+(-7);   (4)(+6)+(+9);
(5)67+(-73);     (6)(-84)+(-59);  (7)33+48;     (8)(-56)+37.
2.计算:
(1)(-0.9)+(-2.7);      (2)3.8+(-8.4);        (3)(-0.5)+3;
(4)3.29+1.78;        (5)7+(-3.04);         (6)(-2.9)+(-0.31);
(7)(-9.18)+6.18;      (8)4.23+(-6.77);      (9)(-0.78)+0.
4*.用“>”或“<”号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
(2)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
(3)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
(4)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
5*.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利用|a|与|b|表示a与b的和:
(1)a>0,b>0;               (2) a<0,b<0;
(3)a>0,b<0,|a|>|b|;         (4)a>0,b<0,|a|<|b|.
八、板书设计
         2.4有理数的加法(1)
(一)知识回顾   (三)例题解析    (五)课堂小结
            例1、例2
(二)观察发现    (四)课堂练习    练习设计    
九、教学后记
“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较快地由教师给出法则,用较多的时间(30分钟以上)组织学生练习,以求熟练地掌握法则;另一类是适当加强法则的形成过程,从而在此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相应地适当压缩应用法则的练习,如本教学设计.
现在,试比较这两类教学设计的得失利弊.
第一种方案,教学的重点偏重于让学生通过练习,熟悉法则的应用,这种教法近期效果较好.
第二种方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在这节课上不仅学懂了法则,而且能感知到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这种方案减少了应用法则进行计算的练习,所以学生掌握法则的熟练程度可能稍差,这是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但是,在后续的教学中学生将千万次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故这种缺陷是可以得到弥补的.第一种方案削弱了得出结论的“过程”,失去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的一次机会.权衡利弊,我们主张采用第二种教学方

第二十一课时
一、课题 §2.4有理数的加法(2)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2.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便.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 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与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加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先要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选用法则,确定和的符号,这与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加法是不同的;而计算“和”的绝对值,用的是小学里学过的加法或减法运算.
3.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明是根据哪一条运算法则?
(1)(-9.18)+6.18;        (2)6.18+(-9.18);   (3)(-2.37)+(-4.63);
4.计算下列各题:
(1)[8+(-5)]+(-4); (2)8+[(-5)+(-4)]; (3)[(-7)+(-10)]+(-11);
(4)(-7)+[(-10)+(-11)]; (5)[(-22)+(-27)]+(+27);
(6)(-22)+[(-27)+(+27)].
(二)、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有理数运算律
通过上面练习,引导学生得出:
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上面一段话:
a+b=b+a.
运算律式子中的字母a,b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者零.在同一个式子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数.
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上面一段话:
(a+b)+c=a+(b+c).
这里a,b,c表示任意三个有理数.
(三)、运用举例 变式练习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
例1 计算16+(-25)+24+(-32).
引导学生发现,在本例中,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再相加,计算就比较简便.
解:16+(-25)+24+(-32)
=16+24+(-25)+(-32)        (加法交换律)
=[16+24]+[(-25)+(-32)]      (加法结合律)
=40+(-57)                (同号相加法则)
=-17.                  (异号相加法则)
本例先由学生在笔记本上解答,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解答情况指定几名学生板演,并引导学生发现,简化加法运算一般是三种方法:首先消去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其和为0),同号结合或凑整数.
例2、10袋小麦称重记录如图所示,以每袋90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
总计是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 10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七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初中数学教案,免费教案 - 数学教案 - 七年级数学教案